“微”生物
“微”生物
当前位置: 首页>>“微”生物>>正文
    致敬杏花

    致敬杏花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独占风流的杏花,可以说描写杏花的诗词佳句数不胜数、广为流传。因为圣人孔子开创了大众教育,所以经常用“杏坛”比喻教育界;因为东汉末年史称“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经常用“杏林”比喻中医界;也因为我国古代科举进士发榜后经常要搞“杏园探花宴”,进士的前三名就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等等。正是杏花娇媚的颜值和高洁的品性,才有了人们对她的赞誉,甚至尊重。

    今年即将开幕的吉林大学杏花节已经是第九届了,作为吉大杏花节的最早倡议者,本人一直关注有关杏花的知识和故事。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最近撰写的《致敬杏花》。本文中提到的杏花有时是指杏树开的花,有时指杏树的果实,有时也是指杏树本身。

    杏花与教书育人

    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的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聚徒授业的地方就叫杏坛,据说位于曲阜的杏坛就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的。杏坛不仅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也泛指讲学之处,现在又经常比喻教育界。

    虽说西周时期,中国就有了正式的学校,但当时学校的一个特征就是“学在官府”,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没有机会上学读书的,根本享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到了东周的春秋末期,官学式微、私学兴起,孔子借势开办了自己的私学,入学的学生不再仅限于贵族子弟,也向平民百姓的子弟开放,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据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培养的人才规模之大、效果之好,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世称颂。孔子不仅坚持“有教无类”的理念,而且在教育方法上提倡现在通行的“启发式教育”和注重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孔子还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实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这和现在提倡的师德师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杏花与学术创新

    众所周知,我国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其一句“难得糊涂”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被后人奉为处世警言。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门前题写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事例要以少胜多,标新立异。其实这个对联的深层寓意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突出创新。郑板桥的书法,既临摹众家,又自辟新路,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格调,被人们成为“板桥体”。不过大家是否想过,郑板桥对联中的“二月花”是指什么花?其实,这个“二月花”就是杏花。“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每年到了农历二月,天气就会逐渐变温,在和煦的春风下,杏花也会慢慢地绽放在枝头,远远望去,如雪似霞,杏花就成了中国农历二月的当令花,也就是二月花神。

    不仅艺术创作要坚持学习借鉴与创新并重的原则,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的许多方面,如学术研究,都需要像杏花一样“标新立异”。我经常和研究生讲,做学术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就像画兰竹一样,不要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不需细枝密叶,展示论文的主干框架和章节结构。但是论文的内容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必须自成体系,呈现严谨逻辑,好似二月杏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也就是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思考自己的研究是不是做到了所谓的“3S”—Something Different,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Special。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髓,既学习借鉴他人之长,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也追求创新和突破,避免依样画葫芦,成为“第二个别人”。

    杏花与中医文化

    杏花又称杏子,入药首载于《名医别录》。《名医别录》记载杏花“味苦,无毒”,可以主补不足、活血补血等,被称为“中医之花”,自古有“杏林”来代表中医文化,所以杏花自然和中药、中医文化就分不开了。难怪在中药铺的匾额上常题有“杏林”二字,人们也常用“杏林春暖”“杏林高手”来赞扬德艺双馨的仁医。

    “杏林”的典故源于被称为东汉末年“建安三神医”之一的医学家董奉。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在“建安三神医”中,相对于“医神”华佗和“医圣”张仲景,董奉被称为“医仙”。据传晚年在庐山下隐居的董奉,为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人治病,但从不取分文,只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轻症痊愈种杏一棵,重病之人种杏五棵,时间久了渐成漫山杏林。杏子熟了以后,董奉除了用杏来换取稻米维持生活外,还救济贫苦的老百姓和接济旅途上断了盘缠的路人,而且还回收杏仁入药。有一年,因为粮食绝收,周边村庄闹起了严重的饥荒,危急关头,董奉为百姓打开了自家的粮仓,无偿发放所有的粮食。董奉的善举被后世所传颂,以“杏林春暖”或“杏林春满”称颂他的医道高明、医德高尚。

    杏花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随着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世官世袭制,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率先推出了军功爵制,西汉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由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曹魏时期曹丕推出了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自上而下由中央去地方选官,到了隋朝时期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科举制。大家知道,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前三名的进士,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但你是否知道“状元”、“榜眼”、“探花”名称的由来,尤其是“探花”到底探的是什么花吗?

    “状元”的名称来源于科举制度中的投“状”,唐时举人赴京应试须投“状”,就是填写应试者的基本情况,会试完毕,试官会把“状”按照考试名次排列,考中第一名的被称为“状元”。“榜眼”,是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其名始于北宋初年,初时第二、第三名都被称为“榜眼”,因为发布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第三名分立状元左右,极像人的双眼,故称“榜眼”。

    “探花”一词,在唐代已经出现,据记载当时中进士者,选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游园庆祝,设“探花宴”。这“探花宴”就是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余,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游的就是杏园探花宴。因此,杏花就是古代科举中举第三名“探花郎”的所探之花。据唐代李淖撰著的《秦中岁时记》记载:“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它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罚。”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得更加仔细:“进士及第后,例期集一月。选最年少者二人为采花,使赋诗,世谓之探花郎。自唐以来,榜榜有之。”进士及第后都在长安杏园聚会,探花郎所采之花,自然多为杏花。

    杏花与大学精神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最后几乎变成白色。所以,杏花也浪漫地象征着少女的娇羞、矜持和含蓄。白的素雅高洁,粉的浪漫文艺,红的热烈灿烂,整个一片无处不在释放着春的气息。而杏果呢,成熟以前是绿色,成熟后一般为黄色,有的稍带一点红色。杏花的红、白两色和杏果的黄色不正是代表了吉林大学红白黄三源色的精神吗?红,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革命精神;白,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满腔热忱、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黄,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这红白黄三源色的吉大精神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杏树身上,所以真正的吉林大学校花应该是校园里可爱而又令人尊重的杏花。

    花开花落,雨润风轻。春意盎然时节,不妨约上三五好友,来吉林大学南岭校园逛一逛、赏赏花,来南湖公园走一走,吹吹风,观杏花开时的多姿多彩,感杏花落时的缤纷绚丽,体味“杨柳依依湖畔生,杏花如雪落无声”的诗情画意,品味这杏花节的文化内核,感受吉林大学底蕴深厚的大学精神。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作者:杨印生  编辑:王雪莹  (点击: )

    下一条:名人与杏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