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微”生物
当前位置: 首页>>“微”生物>>正文
    德高为范 骏骁为师 ——纪念我的导师张德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德高为范

    德高为范 骏骁为师

    ——纪念我的导师张德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杨印生

    2022年2月22日是我的博士导师张德骏教授诞辰100周年。

    张德骏教授,1922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4年考取出国留学生,是我国首批农业工程学科的20位留美学者之一,并于194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放弃了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1949年应老师刘仙洲之邀,到北京参与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农业机械厂——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后改为北京内燃机总厂),规划和建立了厂设计科。1954年又被调到一机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所担任主任工艺师,参与了新中国首批农机具的设计制造,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通过鉴定并获国家机械部一等奖。1956年10月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调到新创建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改为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与吉林大学等4所高校合并),参加筹建了我国首批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从1960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首批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张德骏教授,是我国农业工程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农业工程专家和农业系统工程学者,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张德骏教授2003年6月6日于长春仙逝,虽然已经过去近20年,但是张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春风化雨般的恩泽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在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特回忆我与导师的点点滴滴并成拙文,一是表达对恩师的无限思念,二是与各位分享并以此共勉。

    教我做真人

    张德骏教授既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仁者,他在治学上的严谨、处世上的坦荡,都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先生从事农机教育、科技工作50多年,可以说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为农业工程教育科研事业鞠躬尽瘁。培养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副国级领导人,有的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成为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授、著名企业的高级研究或管理人员。

    我大学阶段学的是基础数学,研究生阶段学的是应用数学,博士专业是农机设计制造。能有幸成为张先生的博士生,还得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王友梧教授和当时所在的吉林工业大学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王子若教授,是他们把我举荐给先生。记得第一次到先生的家里,简单聊了些家庭情况和教育背景后,先生就给我讲了“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个真人”,教诲我为人处世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诚相待”,“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看得出来,张先生虽不善言辞,但却是宅心仁厚,一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可以说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第一次见面,先生的真切教诲就成了我的座右铭,成了我生活和工作中的坚守信条和人格底线。我不管是做学院的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还是学校职能部门的处长,我都始终牢记先生的这两句话,可以说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记得我在2012年竞聘院长职务时,就给这个岗位一个明确的地位,认为院长应该是学校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学院政策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学院行政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责任者,多方关系的协调者,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品牌的主要经营者以及全院师生的服务者。可以说,我没有辜负导师对我的期望,无论做人、做事、做学问和做领导,都一直在践行着先生的教诲。

    帮我校发音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是先生攻读硕士学位的母校,所以也是在他的推动下促成了这所名校与吉林工业大学之间的校际交流,并达成了中美联合培养农机学科博士生的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张先生可以连续三年依次送出三个博士生去美国进行论文科研,我是1990年考取的博士生,按照计划导师给排到第三个。去美国当然需要英语过关,起码能够和同行学者用英语正常开展学术交流并能撰写学术论文。

    因为我出生在山东的沂蒙农村,小学初中没有学过英语,到了高中才从初中英语教材的第一册开始学习,学了两册就走进了高考考场,英语成绩就可想而知了。到了大学虽然学了两年的英语,但还基本上都是“哑巴英语”,再说当时考研究生的英语也没有听力测试要求,我记得1985年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我还考出了63分的好成绩,要知道当年的英语分数线也就是40分左右。由于一直没有学过英语音标,再加上自己是山东人。所以一张嘴说英语不仅发音极其不准,而且还带有浓浓的鲁菜味,十分得“垮”。导师一听我的英语口语,就说“你这口语不行,去美国前还需要加强训练”,他还强调“口语不好主要是听力不行,听力不行主要是发音不准”。为此,先生给我设计了每周一次的“私人订制”,每周来导师家里一次,先生亲自教我音标,帮我校正发音,两个月下来口语水平还真提高不少。虽说因为1989年的那场政治风波中断了协议的继续,我也未能如愿赴美学习,但是先生给我打下的口语基础却使我受益终身,尤其是每当我应邀出席主持国际会议或做特邀报告,都非常的自信和有底气,这都得益于当年先生为我校正英文发音打造的“量身定做”和“因材施教”。

    授我严治学

    张德骏教授较早提倡并积极开展土壤农机系统力学研究,在犁体六分力测试、半悬挂犁机组平衡、土壤与耕作部件相互作用、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和半悬挂犁机组配套时动力学特性以及土壤切削理论等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有些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先生还是国内最早把系统工程方法引入到农业工程领域的学者之一,创建和开拓了我国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新学科。他积极地投身于中国的农业工程学会工作,曾担任第一届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理事长以及名誉理事长。

    按理说,张德俊教授很早就功成名就,不论其学术贡献还是学术声望都足以夯实他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学术地位,但先生即使70岁高龄还继续每天学习,思考和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国内更没有电子图书馆,但年过七旬的先生还坚持每两周去一趟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上午,翻阅新到的外文期刊,查阅最新的研究文献,并且经常会把对学生研究有帮助的论文复印下来与研究生分享,一起精读,一起研讨。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治学精神,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我。先生经常提醒研究生必须重视文献的查阅,而且要讲究文献的“全面性、权威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一是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二是吸纳最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创新的基础是思维,思维的基础是积累,所以要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先生不仅有着良好的学习养成,而且还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对每一个学生的研究进展都是较真求实,不管是小论文还是大论文都会逐字逐句细抠,就连标点符号也不允许有半点的马虎。记得先生审阅我的博士论文的那段时间是最辛苦的,可以说每个章节都留下了他精心的批注,对论文的导师评语密密麻麻地写了整整两页。先生这种求真务实、严谨较真的治学作风早已成为我自己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行动航标。正是先生对我当时的这种影响,我才有了培养硕士、博士生的得心要领,正是受到导师优秀科研作风的熏陶,自己才会连续主持获批三项国家自然基金和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机械化软科学领域才取得了还算不错的科研业绩。

    引我拜名师

    人们常说“下棋找高手,弄斧找班门”,作为张先生的博士生总是能有很多机会拜识大咖级学者,这为我开阔学术视野、跟踪国内外前沿甚至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都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我在学术成长道路上的知遇之恩,因为这都是沾了恩师的光。

    跟从先生念博士不到一年,记得那是1991 年暑期,先生就带我参加了在辽宁台安召开的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并鼓励我提交了题为《农业系统规划中的不确定性模型与方法》学术论文,也就是在那次会上我拜识了张象枢教授。张象枢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环境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不仅是国家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系统工程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张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大会上做了题为《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及十大集成》特邀报告,在他的房间里还专门鼓励我研究如何处理农业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很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这为我确定《农业系统不确定性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研究及奶牛场效益分析专家系统设计》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增加了莫大的信心。所以,我再接再厉又向1992年10月在北京香山召开的农业工程国际会议上提交并宣读了题为《Uncertainties in Agricultural Systems》的学术论文。这次会议正赶上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第一批留美学者聚会,所以导师又引荐我认识了陶鼎来、余有泰等学界泰斗。1993年12月在我博士毕业时,导师还特意邀请余友泰、陶鼎来、张象枢三位先生莅临了我的学位论文答辩会,真切感受到了导师对我特殊的偏爱和对我更大的期望。1997年我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去筑波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最初的合作导师小中俊雄教授也是先生帮我联系的,这可是日本农业系统工程领域的鼻祖。小中先生因为退休又把我介绍给他的助手小池正之教授,继续合作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的研究,小池先生也是国际知名的农业机械学者,后来还担任了日本农机学会的会长。也就是在日留学期间,我又有幸见到了日本DEA开山学者刀根薰教授和材料领域国际著名科学家、东京大学山本良一教授。山本教授曾任日本材料学会会长和日本文部省科学官,是国际上公认的环境材料学创始人和生态设计的倡导者。2002年我荣幸受到山本先生的邀请到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做客座教授,开始进入了农业LCA这一前沿领域。

    回忆自己的“拜师学艺”经历,很像相声界“引师保师代师”的“三师”模式。张德骏先生是我的恩师,王友梧教授是我的引师,王子若教授就是我的保师,当然恩师引荐我认识的那些学界牛人都是我的代师,因为他们都对我的学术成长给与了极大的指导,可以说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导师。

    结束语

    张德骏教授一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人低调、光明磊落,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满腔的爱国情操阐释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也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这种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已经深深地凝铸在我校农业工程学科的文化之中,学院“明志 笃行 精耕 创新”的院训,可以说也是老一辈农机人优秀品德的真实写照。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爱国诗人柳亚子在《赠郭子化匡亚民二同志》中曾赠郭子化同志诗句“天涯更喜逢翁伯,邳县人才此骏骁” ,我想借此句诗,用“知遇恩师之我幸,德高智者此骏骁”表达我对导师的由衷感恩和无限哀思。


    作者:杨印生  编辑:  (点击: )

    上一条:纪念张德骏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之缅怀文章

    下一条:地下车库天花板渗水的生态木吊顶导水方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