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5年中东欧高价值创新成果合作大会 在威海举行

时间:2025-09-28 来源:  点击量:

9月23日,由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匈牙利)天津代表处、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与山东科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东欧高价值成果创新合作大会在威海南海新区成功举办。威海市副市长张善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扎伊采夫·尼古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铁柱、发展中国家工程院院士马立新、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青年人才孟垂舟等嘉宾出席会议。大会由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龙主持。

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多个领域的150余位领导、外宾和专家学者参会,其中包括匈牙利科技企业投资协会主席吉灵·塞缪尔、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临时学术院长克里斯汀・莫蒂默以及国际无麸质食品协会欧洲区副主席费伦茨·梅萨罗斯在内的23名外国嘉宾。共有20家本市企业及12家高校院所积极参与,现场达成12项合作意向,并签署了7项合作协议。

开幕式上,任露泉院士为张铁柱院士、马立新院士颁发首席顾问聘任证书,王爱民副院长为吉灵·塞缪尔、沃希尔·达尼尔先生颁发特聘专家聘任证书,推动顶尖人才、国际人才在威海落地生根。

会议发布了“金桥工程—中东欧山东科技支持计划”,将积极推动欧洲国家与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合作,通过提供国际旅费资助,支持中东欧及欧洲其他国家专家学者赴华进行技术交流、实地考察和合作洽谈,以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

中东欧国家在汽车制造、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与独特优势。这些领域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聚焦的仿生机械、仿生材料、仿生智能及仿生健康等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会上,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共同揭牌成立了“中东欧科技创新成果数据中心”。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山东省海智计划特聘专家矫超表示:“通过搭建这个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为有意愿出海的企业和有需要外国专家参与的项目提供帮助。”作为促进中东欧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大会也促成了多家外企与威海企业达成合作。

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围绕空地一体交通体系建设与绿色能源适用性分析、自主VLA与类脑智能、触觉电子皮肤应用于可穿戴监测和智能护理装备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在本次大会的下午环节,为深度结合威海市特色产业布局,同步举办了三场主题鲜明的平行会议,分别为:

“微生物与绿色农业产学研合作会”:会上举行了威海市牧草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文登区功能农业蔬菜示范基地、威海市工业淀粉薯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术报告环节,包括中欧农业科技投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匈牙利沃土科环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沃希尔·达尼尔在内的7位国内外专家,围绕“如何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现代绿色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做了精彩报告。

“仿生科普深融、产业新质发展会议”:会上,文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田园园宣布“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为区域仿生科技资源整合与交流提供新载体。活动核心环节亮点突出:威海市土壤微生物与仿生技术科普馆、氧生与仿生健康科普馆同步启动筹建;文登南海高级中学、文登区实验中学聘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龙为科学副校长,以科研力量赋能校园科普教育;威海南海新区科普研学矩阵正式成立,整合院校、企业、文旅资源构建多元化科普体系。现代(山东)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向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捐赠培训课程,助力学生技能提升。聚焦仿生科技与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三产融合促振兴·田间地头话发展”交流会:从实践出发,共话如何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这三场会议吸引了超过200名来自产业界和教育界的代表积极参与。与会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会议内容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的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务实方案。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构建了威海与中东欧国家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对接方面的桥梁,不仅促成了一批高质量合作意向与签约项目,更通过“金桥工程”支持计划与“中东欧科技创新成果数据中心”的建设,为后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奠定了机制化、平台化的基础。大会集聚国际高端人才,释放校企合作潜能,进一步提升了威海在仿生、智能制造、农业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也为威海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注入了新动能。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