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2025年度师德师风工作计划
为持续加强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根据《吉林大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院级责任落实办法(暂行)》(校教师字〔2024〕2号)和《关于开展师德专项教育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强化政治引领。引导全体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筑牢思想根基。通过持续学习,使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
3.严守师德底线。增强教师纪法观念和底线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杜绝师德失范行为发生。
4.营造优良风气。选树宣传师德典型,讲好学院师德故事,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
5.健全长效机制。压实学院各级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任务措施
结合学院学科特点,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上级部门及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法规;师德专题教育课程和学习资源。
学习形式: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
工作要求:各系保障每月至少组织1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含师德专题内容)。确保每位教师全年完成不少于12学时的师德专题教育(含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每学期不少于6学时。各系应指定专人负责学习组织并做好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记录以备查。
2.加强警示教育
教育内容:组织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规定;学习学校印发的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关注“吉大教工”公众号推送的警示案例;结合学院实际,梳理相关风险点。
教育形式:学院每学期召开1次全院或分系师德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利用学院网站、工作群等平台推送警示信息。
工作要求:引导教师深刻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全面准确理解纪法要求,明确行为边界,自觉维护教师职业形象。
3.开展教育实践
活动主题:学院党委围绕“强国建设、兴教育才”初心使命,结合学院学科特色,突出“国家所需、吉大所能”。
活动形式:本年度至少组织1次面向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各系根据工作安排结合师德师风内容组织即可,例如师德师风讨论座谈、师德师风交流研讨等。
工作要求: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注重实践育人实效,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深化对国情、社情、农情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4.强化典型宣传
选树对象:重点挖掘在教学科研一线、服务乡村振兴、潜心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成长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
宣传形式:组织事迹报告会、育人故事分享会;利用学院网站、公众号、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积极向学校推荐报送典型。
工作要求:各系至少推荐1名优秀教师典型,鼓励多推荐。材料要真实生动、故事性强,突出人物特色和育人实效,避免简单罗列奖项,字数不少于1500字。学院择优报送学校并组织院内宣传。鼓励创作反映学院教师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
5.压实责任落实
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学院年度工作要点和党建工作考核。
学院班子成员要全覆盖开展与教师的谈心谈话,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海外归国教师、有思想困惑或实际困难的教师。重点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排查风险隐患,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联系服务具体化、谈心谈话常态化。
党委书记杨民、常务副院长张志辉、副书记周志强、副院长于征磊对接仿生科学与工程系全体教师;院长付君、副院长袁洪方对接农业工程系全体教师;副院长郭鸿鹏、副院长钱锋对接农林经济管理系全体教师。
三、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组 长:付 君 杨 民
成 员:于征磊 白 丽 杨德明 邹 猛 张志辉
周志强 周德义 袁洪方 钱 锋 郭鸿鹏
韩志武
学院党委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学院各职能部门、各系、党支部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协同联动推进任务落实,确保形成工作合力。
四、考核与督查
1.将教师参与师德专题教育学习情况、实践活动表现、遵守师德规范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奖评优、导师遴选等重要依据。
2.学院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将定期对各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各系请于2025年12月初上报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工作联系人:金佳
联系电话:85095253
联系邮箱:swdb@jlu.edu.cn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党委
2025年6月17日